孤獨

Jyun Yi Wang
4 min readAug 27, 2018

--

經歷連三天每天連兩場的柏格曼影展,總算能在結束前三天入坑然後著迷,只有少少的六部,硬要擠一些心得,網路也太多評價,所以只針對自己目前有感、不是作為未來生活警惕、僅僅是某種可怕的同一性,可以將自己投射在電影之中。

野草莓,是六部之中我最愛的一部,是一部公路電影,但也沒那麼典型,缺少美式的黑色幽默、沒有西部風景,是一齣不斷探究自己與自己對話的漫漫長路。

這不是篇心得文,是我對自己的撈叨,還有試著了解自己的某些部分,我為何感到孤獨、我在家人口中似乎是個很脫節的人、而我著迷於孤獨,但是個莫名的著迷我也不清楚。

沒有指針的時鐘、融化的面孔、棺材中的自己;貴族、菁英、專業人員,都融解在這個人群之中,他們現在只是人,僅僅是人,他們幾乎不代表任何東西,羅岡丹曾經這麼描述布萊爾的街道,融化、溶解、非具象的世界彷彿存在的悖反、停滯的時間,讓人驚慌,我們活在時間之中為時間左右,時間之大,我們往裡面投擲的事物都在之中融化消解,但這時時間失卻了,人開始質疑自己的存在,沒有時間的推進,我們要如何超越自身已陳述存在這個事實呢?最後是死亡,人一出生即指向死亡,我們無法預估死亡,但死亡是生存的終極目的,死亡是我們存在的理由,唯有死亡能讓一切超越終止,此在即是存有、存有即是此在,一切追逐都將終止,在夢中遇見自己的並且惶恐,以薩克在現世的美夢被戳破,原來自己的存在如此虛無。

探究自己身邊的人們,服侍多年的女傭、媳婦、媽媽,一個功成名就的醫師怎麼會孤獨?是的,有愛戴他的土地、以他為傲的人們、曾經擁有的家族夥伴,但這一切映照給自我的,卻是以薩克的孤寂,肇因於內在的自大、傲慢、自私,但這些僅僅存在於對自身、對家庭、對待自己最親密的人們;我們能輕易的在柏格曼所有講述婚姻的電椅中找到雷同的角色,婚姻場景中的約翰、夏夜微笑的伊格曼律師,自大自縛,最終無視身邊摯愛的聲音,甚至無法意會他者賦予自己的角色,完全的自我中心使得一切對話都成空虛,於是這些男人的親密關係逐漸疏離,我們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,從裡到外散發的孤獨感。

藉由夢中審判讓以薩克意識到性格與人際關係疏離的因果,在最後的場景,以薩克回到童年與父母隔岸搖手,他笑了,他感到滿足,似乎,柏格曼想讓他脫離孤獨的冷冽。

孤獨究竟是不是一個健康的存有,抑或是,只要是孤獨的外顯即是存有不再超越自身之時,自大、傲慢、自私是冷漠的直接因果,但我無法評價這個性格的優劣。

這個性格能由什麼事件加以闡述呢?擅自猜忌他人對自己行為表現的反應,沒錯,披著關切他人情緒的外衣底下,其實是害怕自己受傷、挨罵、亦或是被訕笑,更甚者,其實只是藉由預防針般的話術去防止對話的產生與延續;自己才是一切評價的來源,只要涉及自身,變開啟及強烈的防衛反應,去貶抑、哄抬、讚賞云云;最終是對外在的麻木,外在的一切都不重要,甚至對外在事物感到噁心難耐,所有外於自己的事物是那麼不合理、無法被自己接納、是那麼的令自己感到噁心;至此,一切存在的超越性都被剝奪了,存有將停滯,限於對己存有,一切都墮落於價值世界之中,依我而行的世界。

更可悲的事情是,只要關注自己是孤獨這件事情本身就是傲慢、自私的,拒絕環視他人的存在,拒絕與他人除距對方賦予自己的角色、拒絕他者對自己賦予角色作出挑戰,於是,我們感到無人能理解、也沒人能理解自己,最終無話可說,說了也是礙事,於是孤獨感襲來,存有再次被剝奪。

孤獨是一種生活模式,但這是一種外向的生活模式,而不該擁有任何內向性,孤獨是外於自身而形塑的生活樣貌,但自我感受的必須是充實飽滿的,是溫暖、涵蓋他者、並且超越自身的。外於自身的孤獨是一種必要留存的自我空間,可以思量自身,內化自我與他者的際會,踏出孤獨的空間,將從新面對他者,去內化去接納去挑戰去賦予,最終我就在其中無需找尋。

--

--